周炳琨在全国光学大会畅谈光学应用和技术发展
1956年,刚念完三年级的周炳琨就提前毕业,当上了助教,得到了有计划的培养。清华大学送周炳琨到成都电讯工程学院(后更名为“电子科技大学”),跟随苏联专家列别捷夫教授进修微波电子学,担任翻译和助手。在成电优秀青年教师刘盛纲(后长期担任电子技术大学校长,并于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的帮助下,周炳琨从列别捷夫那里学到很多真本领。1958年,周炳琨回校后,以一个22岁的小助教就开始讲授“微波技术”的大课,并负责实验室的建设。
1960年,清华无线电系系主任李传信推荐周炳琨去苏联进修。
1960年1月,周炳琨来到苏联列宁格勒电工学院,专研微波技术。半年之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休斯飞机公司的科学家梅曼发明了世界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这标志着“激光技术”形成。它与原子能、半导体、电子计算机一起,被誉为当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周炳琨感到压力,他想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如不及时跟上最新科技的步伐,转眼之间就要落后若干年。他想转变自己的研究方向,投身于激光的研究。但这也是比较冒险的一个决定,因为这意味着以前所学的东西得弃置一旁。
他参加了苏联第一批红宝石激光器的研制工作。于是周炳琨成为中国学习和研究激光的第一人。两年后,他回到清华大学,该校无线电系立即组建了以他为首的激光研究小组,开始研究固体激光器这一崭新的技术。当他们的工作刚开始起步时,“四清”、“文革”等政治运动接踵而来。周炳琨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带着他的科研分队,几下江南。当别人搞开武斗、搞无政府主义时,他们奔赴常州、无锡的工厂,与工人师博、工程技术人员协作攻关,先后为我国国防现代化、激光技术产业化做出了重大贡献。
1983年,他再次受学校派遣,远涉重洋,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硅谷的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他一方面摸清了国外新技术革命的发展状况,同时,又对某些外国人轻视中国学者感到愤慨,决心“为中华民族争口气”。
周炳琨虽然年近半百,却老当益壮,带着清华应用物理系两个20多岁的研究生努力奋战,在短短的一年半里,竟拿出“泵溥钇铝柘榴石激光器”成为当时世界上效率最高、线宽最窄、频率最稳的激光器。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CIOE中国光博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1 松下Lumix S1R2无反相机评测:照片、视频两手都要抓,它做到了么?
- 2 水晶光电股价暴涨2393.32%、市值暴涨34倍,“称霸”光学赛道
- 3 "双料冠军"影石创新海外麻烦不断,直面大疆内卷
- 4 MWC上的手机影像趋势:计算摄影遇瓶颈,光学又成了“小甜甜”
- 5 【洞察】滤光片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关键
- 6 得邦照明(603303)2024年年报分析
- 7 小米双Ultra,雷军的高端局
- 8 后置摄像头越来越“突出”,手机厂商为抹平镜头到底有多拼?
- 9 医用光学技术之一 活体组织中深层动态的代谢和结构成像
- 10 超快非线性光学技术之六十六 可调谐中红外泵浦、远紫外探测的时间分辨 ARPES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