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投诉
订阅
纠错
加入自媒体

与柯达分手——乐凯失掉榜样失掉舞台!

  乐凯过去50年的辉煌历史,在面临转型时成了沉重的包袱。破旧立新的转型会带来双重风险——原有的利润可能丧失,新利润形成尚需时日。

  曾在宝洁工作了26年、在微软担任过7年首席运营官的罗伯特·赫伯德,在其《毒苹果》一书中指出:曾经盛极一时的企业,在到达巅峰之后往往无法持续前进、继续获得成功。成功变成了企业的致命伤,它可以摧毁一个人或一个企业洞悉改变的能力,也会破坏一个人或一个企业寻求创新的动力。

  柯达是最好的例子。过去100多年里,柯达曾被认为是美国商业史上最成功的企业之一。在胶片摄影时代,柯达是毫无争议的王者,拥有1000多项摄影技术专利。即使在数码时代的开端,柯达在技术上也遥遥领先。1991年,柯达就有了130万像素的数码相机。

  遗憾的是,在发明数码相机之后的若干年里,柯达“冷冻”了这一技术,试图以此来延长传统胶卷的生命。

  虽然柯达前c e o邓凯达在2003年9月提出,要把未来的战略重点向数字影像产品转移。然而,转型要付出的代价——“削减72%红利”以及“向数码领域投资30亿美元”,却让这个计划遭到了部分股东的强烈抵制。之后,柯达的数码相机在美国本土市场的占有率曾一度达到20%,但终因未能狠心甩掉传统业务,柯达的转型一路坎坷。

  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柯达就是乐凯学习、“赶超”的对象。现在,榜样已经在某种意义上失败,乐凯只能自己摸索未来的路。

  艰难转型

  家电整机的利润早已“像刀片一样薄”,而光学薄膜的利润则能达到30%。

  张建恒上任半年后,一面事关乐凯生死的业务转型大幕悄然拉开。

  传统影像领域不再追加投资,但也不立刻放弃:“在数码技术上,美国和日本是一线市场,而中国相对滞后些,因此,当柯达和富士在传统影像方面已经亏损时,我们还有得赚。只要没亏损,就继续做。”

  原先小打小闹的转型实验,比如数码相机、立体影像、彩扩机......都被关掉了。而在被张建恒看好的光学薄膜领域,集团2/3的资金被投入进去。除了“做胶卷的基材,就是做光学薄膜的基材,二者的核心技术相通”之外,张建恒选择这个领域的另一个原因是:技术门槛足够高。

  胶片时代的高毛利率让乐凯对产品利润率的要求显得苛刻。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胶片的毛利率接近50%,这个数字在一般的工业企业中是很罕见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余下全文
声明: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OFweek观点。刊用本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翻译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发表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您提交的评论过于频繁,请输入验证码继续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

光学 猎头职位 更多
文章纠错
x
*文字标题:
*纠错内容:
联系邮箱:
*验 证 码:

粤公网安备 4403050200275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