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手机相机是不是陷入了失控的局面?
AI能带来什么?
一名摄影师在知乎上曾写道:在我看来,限定的所有条件都是对手机有利的,只考虑大多数人都拍的人像、风光、纪实类摄影,让AI技术模拟摄影师的后期处理流程,在这些条条框框下和单反微单做对比,说手机媲美单反还是有道理的。
确实,手机在软件优化上有着专业相机不可比拟的优势。比如在人工智能技术的驱动下,手机可以对拍摄景物和光线场景进行分析计算,自动调节参数,匹配拍照模式。而且相比较专业相机,在算法以及数据处理能力上,手机的处理器也更容易实现复杂算法的图像合成,
同样在一些手机独有的硬件上,技术的更迭对手机摄影来说同样意义深远,比如CPU、图像信号处理器、以及越来越多的神经处理单元(NPU)的加入。
这也是被我们称之为“计算摄像”所涉及的硬件,从手机人像模式的“假景深”效果,到帮助驱动Google Pixel HDR+的算法,虽然AI不是计算摄像的充要条件,但其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以华为P30 Pro为例,将光学变焦和由算法驱动的数字变焦相结合,可根据所选放大系数切换摄像头。在3倍以下的变焦距离内,手机不会使用远摄镜头进行变焦,而是通过一种超分辨率算法实现变焦,它将几个Raw帧合并为一个高分辨率帧,然后裁剪画面以进行变焦。
从 iPhone 7 Plus开始,苹果为相机加入了“bokeh”功能,通过不同焦距镜头分别拍摄特写和全景照片,再对捕捉到图像进行像素计算调整来实现一定的景深效果。
总而言之,也正是因为手机相机的CMOS不够大,内部空间有限,所以AI很关键的一个任务就是补足相机的各种能力,但在实际运用中AI的能力又是有限的,目前的解决方案基本包括两个方向。
一种是借助不同的传感器(相机镜头)完成更丰富的物体、场景识别,诸如三维建模、扫一扫AI识别;
第二种则是在“拍人更美”上的努力,前有华为麒麟970,通过内置的独立NPU神经网络处理单元,提出AI拍照的理念,自动调节参数,匹配不同场景的拍照模式。后有各大手机厂的AI美颜相机,用算法拍出“最美”的人像。
而AI到底能为手机相机带来多少突破,现在还是未知数。
如此来看,在手机相机挑战专业相机这条路上,除了堆砌摄像头,以及一些AI的非深度介入之外,手机厂的招数无疑是有限的,犹如蚍蜉撼大树。
但这并不能阻碍手机相机宣传上的另一种语境,双摄、三摄到四摄,数码变焦到光学变焦,超过佳能5DMarkIV的ISO能力……现在流行的不服跑个分已经不是安兔兔,而是DxOMark。
当智能手机的创新达到了瓶颈期,千篇一律的堆砌摄像头无疑是智能手机存量竞争下最易突破创新的切入点。手机相机革的不是单反的命,或许革的是手机创新的命。
(作者:巫盼)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CIOE中国光博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 1 松下Lumix S1R2无反相机评测:照片、视频两手都要抓,它做到了么?
- 2 水晶光电股价暴涨2393.32%、市值暴涨34倍,“称霸”光学赛道
- 3 "双料冠军"影石创新海外麻烦不断,直面大疆内卷
- 4 MWC上的手机影像趋势:计算摄影遇瓶颈,光学又成了“小甜甜”
- 5 【洞察】滤光片市场发展前景较好 技术创新是企业发展关键
- 6 得邦照明(603303)2024年年报分析
- 7 小米双Ultra,雷军的高端局
- 8 后置摄像头越来越“突出”,手机厂商为抹平镜头到底有多拼?
- 9 医用光学技术之一 活体组织中深层动态的代谢和结构成像
- 10 超快非线性光学技术之六十六 可调谐中红外泵浦、远紫外探测的时间分辨 ARPES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