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阻断疗法协同光疗“饿死”癌细胞
先通过多功能纳米颗粒破坏肿瘤血管生成,再用光敏剂消耗肿瘤内部氧气……记者11日从南京工业大学获悉,该董晓臣教授课题组和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的韩伟课题组展开合作,将血管阻断疗法与光动力治疗协同,形成一种里应外合的新型抗癌方法,提高了肿瘤治疗效果。日前,他们的成果发表在最新一期国际权威期刊《化学科学 》上。
肿瘤内血管既是肿瘤细胞氧和营养的传输通道,同时也是肿瘤转移的渠道。早在1994年美国抗癌协会就发现通过阻断肿瘤血管可以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同时阻止其转移。而光动力治疗(PDT)由于其创伤小、治疗效率高,也成为抗肿瘤的研究热点。
研究组通过再沉淀方法,将抗血管生成剂(索拉非尼)与光敏剂(Ce6)组装成多功能纳米颗粒(SC NPs)。“多功能纳米颗粒SC NPs可以通过破坏血管生成,切断肿瘤细胞的外部营养和氧供给,导致营养不能通过血液运输到肿瘤细胞,从而“饿死”肿瘤细胞。同时由于阻断了肿瘤血管生成,也有效抑制了肿瘤生长,并阻止其转移。”该成果的第一作者、南京工业大学博士研究生梁平平解释道。
光敏剂(Ce6)是光疗的主体,光动力治疗会消耗肿瘤内部氧气,使得肿瘤微环境更加乏氧,氧气消耗协同抗血管治疗,从而增强了肿瘤饥饿治疗的效果。光敏剂在激光激活下,可以把肿瘤部位的氧气转化成单线态氧(1O2)和其他活性氧物种(ROS),通过氧化作用氧化癌细胞里的DNA从而杀死肿瘤细胞,并防止其复发(光动力疗法)。同时光敏剂在激光照射下,光能可以转化为热能,通过高温杀死癌细胞。这样,就实现了自外向内、里应外合的肿瘤治疗。
研究团队充分挖掘药物的特性,同时将血管阻断治疗和光疗协同,使得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纳米颗粒(SCNPs),能在较低剂量(0.2mg/kg)下,有效地切断肿瘤血管并杀死癌细胞,为增强肿瘤饥饿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张晔)
最新活动更多
-
7月30-31日报名参会>>> 全数会2025中国激光产业高质量发展峰会
-
7.30-8.1马上报名>>> 【展会】全数会 2025先进激光及工业光电展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松下新能源中国布局:锂一次电池新品介绍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CIOE中国光博会维科网·激光VIP企业展台直播
-
精彩回顾立即查看>> 2024(第五届)全球数字经济产业大会暨展览会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