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顶科技:如何凭借屏下光学指纹实现再度领先?
创新需要精心呵护
汇顶科技的屏下光学指纹系统包含光学系统设计、图像传感器、算法三个部分,所有的技术研发均由400多人组成的汇顶科技团队独立完成,并因此积累了大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专利。目前,汇顶科技屏下光学指纹已经申请国际国内专利270多项。张帆表示,只做跟随者很容易,做新技术的探索者则非常困难,投入也非常多,所以汇顶科技需要用知识产权来保护创新。
由于掌握领先的专有技术,汇顶科技不但赢得了大量国内客户,还成为了Amazon、三星、Dell等国际著名企业的供应商。张帆表示,创新让汇顶科技获得了很好的回报,也让中国企业在国际ICT产业链上争得了更多的话语权,但是国内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和保护还需要加强。
张帆说,“中国有世界上最勤劳、最聪明的人民,在合理的激励和健全的知识产权保护下,相信中国工程师和创新型企业会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纵论指纹识别技术前景
对于现有的指纹识别技术,张帆很看好屏下光学方案的商用前景。电容指纹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进一步提升性能的空间很小。关于超声波屏下指纹的声音很多,但是至今未有成功的商用案例。张帆认为,超声波方案主要应用于柔性OLED,这种屏幕价格高,而且需要将超声波指纹识别模块与屏幕贴合,成本上远高于光学方案。“我们认为,与超声波方案相比,屏下光学识别技术更有优势,下半年人们就会看到更多品牌、机型采用屏下光学方案。”张帆说。
对于因苹果公司而备受关注的3D结构光和TOF技术,汇顶科技也在推进研究。不过张帆表示,汇顶科技不会盲目跟随苹果公司的脚步,会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的发展情况来确定推进方向。目前来看,TOF技术可能会在AR领域取得较大的发展空间,3D结构光的价值则需要进一步观察,比如在解锁之外,能否有效地改善拍照效果。
张帆告诉记者,3D结构光方案需要手机配备刘海屏,而屏下光学方案则没有这个问题。从提升屏占比和手机正面观感的角度出发,刘海屏其实并不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这也是为什么终端厂商越来越多地选择屏下光学方案的原因。不过3D结构光技术不仅可以用于手机,还可能被应用在汽车上,存在一定的应用潜力,因此汇顶科技也在持续推进研发。
“今年年底汇顶科技也会推出3D结构光产品,而且我们认为综合运用多种生物识别技术将是未来的趋势,当前的优先级顺序还是屏下光学优先。”张帆说。
据张帆介绍,汇顶科技目前有智能移动终端、IoT、汽车三条产品线,未来会针对这三个领域不断推出新产品。2018年,汇顶科技研发的心率传感器已经实现商用,面向汽车的产品也将落地商用,国内外市场拓展顺利。“一时的收益多少并不是我们关注的重点,通过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让消费者体验到更多的科技乐趣才是我们的目标和存在的价值。”张帆说。
(作者:计育青)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