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谷托起“芯屏端网”万亿级光电子产业集群
图为:光谷未来科技城。
工人在烽火科技超净间生产。
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公司员工演示该公司研发的激光器。 张朋 摄
连日来,承担着国家自主创新示范使命的中国光谷人,振奋不已,思绪万千。
振奋,是因为在这片518平方公里的创新热土上,得益于创新驱动与全面深化改革,新经济、新动能正在引领新一轮的发展潮流,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一个个厚积薄发的“大国重器”,正在破茧、蝶变、一飞冲天。
思绪万千,是因为过去30年,经过几代科技工作者与创新创业者的接力创新,中国光谷再一次站在了谋求历史性发展的前沿。
光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与现代服务业五大支柱产业板块,将光谷企业总收入送上万亿台阶。下一个30年,在从“中国光谷”迈向“世界光谷”的新征途上,引领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和产业支点又在哪里?
中国光谷的答案是: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在现有五大产业板块基础上,实现“两翼起飞”。即全力构建“芯屏端网”万亿产业集群,同时全面拥抱网络与数字经济。
光谷东,一条长8公里、总投资超过4000亿元的“黄金大道”,正在勾勒“芯屏端网”产业新主轴。
针对我国“缺芯少屏”的产业困局,光谷近年在国家、湖北省及武汉市全力支持下,重点布局存储芯片、显示面板、智能终端、数字经济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核心产业。一支世界先进水平的研发创新团队,已在光谷集结。
201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东湖高新区建区30周年。
这是光谷的“新长征”,也是不负时代的新使命。
中国存储芯片规模化生产“零”的突破“中国芯”年内量产
4月11日,光谷东,总投资1600亿元的国家存储器基地。
随着首批芯片生产机台进场安装,标志着国家存储器基地从厂房建设阶段进入量产准备阶段。今年第四季度,中国首批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将在光谷实现批量生产。
去年9月,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一期)一号生产及动力厂房提前一个月封顶;如今,又提前20天实现了芯片生产机台搬入。紫光集团董事长兼长江存储董事长赵伟国介绍,机台搬入,意味着厂房内部的洁净室、电气设备等内部装修已陆续完成。接着,近3000套生产机台将陆续进场安装调试。7月底8月初,基地具备试产条件,年内投产。
紫光集团全球执行副总裁、长江存储执行董事长高启全透露,今年将量产的产品,是去年成功研发的中国首颗32层三维NAND闪存芯片。4月9日,这颗耗资10亿美元、由1000人团队历时2年自主研发的芯片,获得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金奖。
这是我国在制造工艺上最接近国际高端水平的主流芯片,将有望使中国进入全球存储芯片第一梯队,有力提升“中国芯”在国际市场的地位。
按照规划,至2035年,国家存储器项目产能将占全球市场20%,成为国际存储器芯片市场的平衡者。光谷范围内,芯片设计制造相关产业总收入,有望突破1800亿元。
集成电路是信息技术产业的核心,被称为“工业粮食”和“生死攸关的产业”。而存储器芯片市场,是全球垄断最为严重的芯片细分市场。2016年2月,武汉国家存储器基地获国务院批复,成为全国首个国家存储器基地,实现了中国集成电路存储芯片产业规模化发展“零”的突破。
目前,东湖高新区已为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规划建设了配套产业园区,以及国际社区,加快引进产业链顶级配套企业及国际化人才。武汉国际微电子学院、长江芯片研究院、国家先进存储产业创新中心、存储芯片联盟、国家IP交易中心等也在加紧组建,努力打造世界级的集成电路产业创新中心。
最新活动更多
- 激光工程师 科谱(宁波)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工程师 大族激光智能装备集团有限公司
- 激光工程师 北京国科欣翼科技有限公司
- 固体激光工程师 三河市镭科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光学/激光工程师 北京金橙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激光工程师 深圳市力田机电技术有限公司
- 激光工程师 广东聚金激光技术有限公司
- 半导体激光工程师 深圳市佶达德科技有限公司
- 激光工程师 相干(南京)激光有限公司
- 光纤激光工程师(包吃住) 武汉科普鑫宇数控科技有限公司
- 华东销售经理 江苏省/苏州市
- 高级采购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海外销售经理 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工程师 北京市/海淀区
- SEO搜索引擎优化专员 北京市/海淀区
-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ARM) 山东省/潍坊市
- 光学工程师 山东省/潍坊市
- DQE经理 广东省/深圳市
- 业务员 广东省/深圳市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