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将建口径8米巨型太阳望远镜
高时空分辨率的太阳观测是目前和未来相当长时间内太阳物理研究最重要的角逐方向。中国巨型太阳望远镜项目正是瞄准这一方向。由于观测的限制和理论的局限,太阳活动起源等仍是太阳物理研究尚未攻克的难题。
邓元勇说,由于探测器的限制以及太阳辐射能量的急剧衰减,中远红外波段是最后一个未被开发的太阳物理观测窗口,蕴育着诸多未知的观测机遇。这架望远镜结构的两个备选方案之一——环型太阳望远镜结构如能最终实现,将是国际上第一架巨环形太阳望远镜,“是进军这块处女地的最犀利武器”。
中国在天文望远镜建造方面已取得诸多经验,可供借鉴,如已完成的用于夜间天文观测的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和正在实施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邓元勇说,从目前中国最大的1米口径太阳望远镜跨越式发展到8米口径,并且拟采用环形结构这一新型方案,需要突破诸多关键技术,预计研制周期为10年,前5年进行方案设计和关键技术预研究,后5年左右的时间完成建造。
“太阳观测望远镜,我们计划是天上一个,地上一个。”邓元勇说,中国正在计划未来几年发射口径为1米的空间太阳望远镜,超越目前在轨运行的太阳探测卫星“日出”上搭载的口径为0.5米的太阳光学望远镜。后者由日本、英国和美国联合研制,2006年升空。
林隽说,天文设备瞄准国际最前沿课题和技术,一方面发展空间观测,避免地球大气干扰;另一方面,鉴于发射空间设备的难度和风险,现有发射器载重限制了空间望远镜的口径、重量和复杂程度,因此中国同时发展大型天、地太阳观测设备,地面和空间均衡发展。
发表评论
请输入评论内容...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