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贞不二”14年光纤研究路
导读: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文通知,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王义平的“光纤传感技术”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资助经费400万元。
最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发文通知,深圳大学特聘教授王义平的“光纤传感技术”项目荣获2015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资助经费400万元。王义平成为继邢锋教授之后,深大自主培养的第二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在直径125微米(约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的玻璃光纤上,用激光制作微米、甚至纳米尺度的光子器件——这是王义平长期以来从事的科研工作,他也是全球首次利用CO2激光在空气芯光子带隙光纤中成功制作出长周期光纤光栅的科学家。
用激光制作高精密的器件
深大校园里,绿荫掩映的一座白色三层小楼内,建设有“深圳物联网光子器件与传感系统重点实验室”,这个由王义平教授牵头组建的实验室今年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批准立项建设。实验室现在拥有超净实验室以及飞秒激光微加工系统、光纤光栅制备系统、微纳光纤拉制系统等价值千万元的仪器设备。实验室现有20名成员,他们当中有教师、博士后、博士生、硕士生,43岁的青年教授王义平便是其中的“领头人”。
谈及研究项目,王义平说:“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在一根直径125微米(约0.1毫米)比头发丝还细的玻璃光纤横截面上,分布有数百个空气孔(芯),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在如此小的空气芯光子带隙光纤上用激光制作一个高精密的器件(即光纤光栅),这种难度就像在头发丝上雕花。”这项工作对激光加工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要求极高,其难度可想而知。而这就是王义平和他的团队长期以来一直在从事的科研项目——利用CO2激光在空气芯光子带隙光纤中制作出长周期光纤光栅,并研究其在传感、通信和激光领域的应用。
历时8年,2008年在香港理工大学,王义平及其所在的团队终于取得首次成功,制作出全球第一支空气芯光子带隙光纤光栅。这一里程碑式的科研成果引起了国际光纤光栅领域专家的广泛关注。美国光学学会著名期刊《OpticsExpress》首先进行报道,随后被美国物理学会理学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ofAppliedPhysics》将其选为封面图片,基于王义平在光纤光栅领域的突出研究成果,该期刊还特邀王义平撰写光纤光栅综述论文,并被选为期刊封面文章。
直到三年后,意大利学者A·Cusano才在这种空气芯光子带隙光纤中制作出光纤光栅。
光纤光栅技术实现产业化
王义平教授是深大2012年首批全球公开引进的特聘教授。他200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来深大之前,他曾先后在上海交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德国耶拿光子技术研究院和英国南安普顿大学从事科研工作,曾获欧盟玛丽居里国际引进人才基金奖、德国洪堡研究基金奖等众多奖项,在世界光纤光栅领域已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2012年1月1日,王义平入职深大光电工程学院,在深大与牛憨笨院士的大力支持下,依托光学工程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组建光纤传感技术研究团队和实验室,带领团队在他以前的技术成果基础上,研究基于光子晶体光纤、微纳光纤和光纤光栅的新一代光纤传感技术。
- FPC交出头把交椅?汇顶1-2月指纹芯片出货已逆袭 2018-04-23
- Oldham推出一款新型红外传感器 2018-04-23
- 信维通信拟成立微纳光电研究院 2018-04-18
- ANSYS计划收购OPTIS 获得其光学仿真及激光雷达仿真技术 2018-04-14
图片新闻
- 激光工程
- 研发工程
- 光学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