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通信业务抛弃还是重组 业内企业到底在折腾什么?
导读: 自今年7月以来,光通信业大刀阔斧砍掉非相关业务的企业不在少数,似乎已达成约定俗成的定律——非轻车简从难以杀出一条血路!前有阿朗转型初见成效,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成功的案例。一转眼,之前很吃香的“收购重组、垂直整合”在如今已经不太适用了。这说明了什么?
自今年7月以来,光通信业大刀阔斧砍掉非相关业务的企业不在少数,似乎已达成约定俗成的定律——非轻车简从难以杀出一条血路!前有阿朗转型初见成效,未来也许还会有更多成功的案例。一转眼,之前很吃香的“收购重组、垂直整合”在如今已经不太适用了。这说明了什么?是否意味着光通信行业在逐渐沉淀下来,开始崇尚“做精做专”了?
要说吸引眼球的剥离业务还得从今年7月Oplink宣布剥离Oplink Connected业务说起。2014年7月29日,Oplink宣布打算评估其“Oplink Connected”部门,其中就包括可能出售全部或部分业务,即剥离Oplink Connected业务。尽管Oplink董事长兼CEO Joe Liu认为“Oplink Connected”业务有着很大价值,然而Oplink也认识到,继续该业务需要大量资源。剥离“Oplink Connected”业务有助于释放其价值,同时有利于公司的核心光网络业务。通俗点说就是“钱要用在刀刃上”!
原来Oplink此举“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在专注公司的核心光网络业务,为光网络业务的发展腾出更大的空间。目前虽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但是相信“瘦身”过后的Oplink跑起步来会更轻松。
随即,2014年8月5日,Oclaro也宣布将工业和消费者业务出售给了Ushio Opto半导体公司,售价为18.5亿日元(约1850万美元)现金。
早在去年10月,讯石就总结出Oclaro的蜕变之路——合并重组再出售,从2009年到2012年,Oclaro都在“合并重组”的大道上狂奔不止,然而到2013年9月,Oclaro终于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开始出售Oclaro瑞士子公司及相关激光二极管业务给II-VI公司,之后又是出售放大器和微光学业务给II-VI公司,再到宣布不再投资WSS研发。2014财年第二季度(这是Oclaro剥离其苏黎世业务、光放大器和微光学业务后的首个季度),Oclaro销售收入为环比增6.5%至1.029亿美元,尝到胜利果实的Oclaro在时隔近一年后,再次将大刀挥向工业和消费者业务。且看将来的Oclaro会如何“做精做专”。
- 信维通信拟成立微纳光电研究院 2018-04-18
图片新闻
- 激光工程
- 研发工程
- 光学工程
- 猎头职位
- 视觉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技术研发总监广东省/深圳市
- 高级电气工程师广东省/深圳市
- 封装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光模块结构工程师(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模块光学工程师 (无锡)江苏省/无锡市
- 光器件物理工程师北京市/海淀区
- 销售总监(光器件)北京市/海淀区
- 电路设计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 结构工程师(金华市)浙江省/金华市
我来说两句
请输入评论
请输入评论/评论长度6~500个字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